遇见中国电影新力量 提升文化自信输出文化内核

发布时间:2015-11-27 01:11:09   作者: 百视通

      前不久在北京举办的中国电影新力量论坛上,发言的嘉宾至少有一半的开场白都是“没想到今天的会议规格这么高。”以目前国产电影噌噌往上蹿的票房数字做后盾,这个汇集了管理部门、学界大腕、一线电影人的论坛气氛十分昂扬。同样,在这个国产电影井喷式发展的时代,不论学界、业界还是管理界都认为是时候坐下来聊聊现在中国电影正在发生的事,辨明中国电影将要走向的路。

  新生代——

  中国电影中坚力量

  过去在谈到中国电影的时候,常常会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分代说法,例如会说张艺谋、陈凯歌是第五代导演的代表,尽管偶尔也将管虎、杨洋作为第六代提到,但那之后,就很少听到这样的说法了,“新生代导演”成为对之后出现的新电影人的统称。

  有统计数字显示,2012年到2014年58部票房过亿元的国产影片中,有26部是“70后”新生代导演创作的作品。而2015年7月之前上映的有票房可查的95部电影中,新生代导演的作品占65部,占比68%,票房占比48%,甚至还有“80后”的导演创造了20%的电影票房份额。从这个角度来讲,新生代导演已经不再是所谓的票房黑马,而成为中国电影的绝对中坚力量。清华大学教授尹鸿认为,随着近几年电影放映渠道的下沉和扩撒,激发出新市场、新观众和巨大的电影消费需求。此外,这批成长在上世纪70、80年代的导演和观众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是与中国互联网一起成长的一代,而互联网和电影恰恰是中国文化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两个领域,他们通过市场、通过消费者的选择最好地走向了产业融合,产生了互联网跟电影之间的互动共振作用,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电影。

  电影总是拍给观众看的。中国的电影在快速发展,观众也在走向成熟和分化。很难再有一部电影经典到像《庐山恋》那样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在北京大学教授王一川看来,在中国电影的新力量这个课题中,观众是最重要的一题。他认为,当前已不再是传统的专业影评家引导普通观众的时代,而是进入以网民为主体的普通观众自己寻求自主娱乐的年代,要顺应中国电影新力量及其造成的网众自娱后果,需要同时看到三类观众:一是影院大众,二是影院小众,三是非影院受众。影院大众是票房贡献的主要力量,但电影的创作不能忽视小众的审美,更不能将非影院受众排除在外,因为让不同意见的人能够通过它进行对话是电影应该肩负的责任,而这个责任就落在了电影人身上。

 

  本土化——

  提升自身文化自信

  除了让电影更加多元化,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李迅认为,代表中国电影新力量的这些新编剧、新导演和其他新生代创作人员也应该努力寻求类型片在本土化方面的突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提出,类型片是国外的东西,且所有的类型片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进行本土化、当代化的移植。

  其实,就2015年几部票房和口碑双丰收的影片来说,都是突破传统类型片的实例,比如《捉妖记》是古装+动作+喜剧的类型,《九层妖塔》标志着中国当代题材特效大片的出现,“囧系列”标志着多类型杂糅的创作方向,也引发出类型标签是否越多越好的思考。

  如何进行更多的本土化探索,创作了今年动画电影票房神话《大圣归来》的导演田晓鹏应该相当有发言权,作为一个正好赶上电视机兴起的“70后”,他看了很多动画片。如阿童木、森林大帝这些日本动画片,但他坦言,真正最打动他的还是《哪吒闹海》《大闹天宫》这些老的美影厂出品的动画片,他认为这就是一种文化共鸣,现在,在他的创作中便转化成一种文化自信。在做《大圣归来》的时候,田晓鹏借鉴了美式动画的张力、日式动画的热血,但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传统的美学和人文的内核体现出来,在他看来,这让《大圣归来》多少有点实验性质,而且这个实验被证明是成功的。

  一部小成本的《疯狂的石头》让宁浩以黑马的姿势“杀”出来,从那之后,他成为很多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的榜样,宁浩说,电影是一个强大的传播工具,那么对于电影人来说,传播什么信息就变得非常重要,即什么东西最值得拍成电影。他多年来创作电影一直遵循的原则是忠于自我、忠于本土观众、忠于本土文化、忠于当下时代。“忠于他们的前提是你必须首先建立对观众自信、对文化自信和对时代自信的观点。在战术上重视学习,战略上力求自信,这样才能实现一个真正有自信的电影文化的诞生。”宁浩说。

  《中国合伙人》《亲爱的》等影片的编剧张冀认为,我国内地的电影工作者和导演在学习好莱坞的类型片技巧上是非常自觉的。但这个自觉到今天会出现一点瓶颈,他认为,作为中国新生代电影人,应更多地摒弃好莱坞成规的技巧,而从本土文化中找到新的灵感或者技巧。

 

  静下心——

  回应当代观众的期待

  在发言中,宁浩坦言,作为一个导演,拍什么、为谁拍、和谁拍,常常是他问自己的3个问题,而其中“为谁拍”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在“为谁拍”这个事情上,宁浩总结为“拍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观众看。”

  从一个程序员到一位编剧和导演,俞白眉的跨界缘于对电影的痴迷,他用日拱一卒的方式实现自己的电影梦,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个体性,但有些话题是所有人都会期待的,比如欢乐,电影就要回应观众的期待。而在张冀看来,真实的故事充满力量,这种力量同样是当下观众的共同需求。他认为,作为一个创作者不应该过分关注大数据,一个创作者要了解观众内心的渴望,在作品中直接回应他们的焦虑和渴望。

  “即使地上都是金子,你也要弯下腰去捡。”这个形象的比喻告诫热爱电影的人,即便现在电影市场十分火热,还是要静下心来,专心去做一件事。田晓鹏说,他在迪士尼交流最大的感受不是他们的电影工业体系多么完备,制片管理或技术、流程多么成熟,而是与自己相同的创作理念,就是“死磕”。《大圣归来》前后用时8年,在此之前,田晓鹏会担心自己创作周期太长,但这次迪士尼之旅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因为一部好的电影是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的。

  演而优则导的徐峥和陈思成都是从爱看电影到想演电影,最后觉得要通过导来实现自己内心的想法,但他们也都认为,电影不是自娱自乐的产物,它能感染人、影响人,所以你的心中要装着观众。陈思成说,他无论用电影讲什么故事、怎么讲故事,一定是输出善意的、美好的价值观。他相信现在的孩子也会被一部电影影响,就像他当年一样。

 

  走出去——

  输出自己的文化内核

  在论坛当天,即将代表中国征战奥斯卡的《滚蛋吧!肿瘤君》导演韩延被问到对中国电影走出去有没有信心,他回答说,每个导演的每次尝试都在给市场更多机会,同样,市场繁荣给了创作者更多机会去探索,总打保险牌就永远走不出去,今后他也会努力拍摄具有国际视角的本土化电影。吴京在2015年导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战狼》,不仅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也激起国人对当代军事题材如何走向世界的讨论。他认为,中国梦归根结底是强国梦,主旋律电影只要讲出漂亮的故事,一样会被观众接受,中国的英雄主义一样可以向国际市场输出。

  当我们说走出去的时候,其实是希望在某部电影里面有一个可以被输出的价值,徐峥认为,“在走出去之前我们更需要探索在电影里面怎么样可以置入这样的价值,这个价值是什么?”在上海大学教授陈犀禾眼中,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有一些普世价值或者有一些文化因素其实是可以被国际认同的,这是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切口。

虽然就目前来看,代表新力量的电影人对票房的贡献大于美学方面,但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吴冠平欣喜地看到,新力量开始有意识地调用和改造亚文化,对普世情感进行正面的表达,以及开始关注和反思与自身相关的种种问题,如教育、婚姻、自由、责任等。如何在新语境下表达经典命题,是电影走出去、成为传世之作都需要思考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